非法傾倒萬噸污泥被罰百萬,廠長被判刑三年!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污水廠
發布日期:2024-01-11 瀏覽次數:448
近日,中原環保公布擬將持有的污泥新材料公司35%股權公開掛牌轉讓,擬公開轉讓的35%股權對應評估值為149.42萬元。有趣的是,去年4月中原環保子公司因擅自傾倒污泥被罰110萬。如果上次被罰算是掀開了污泥問題的蓋子,那這次轉讓污泥處理公司股權算是徹底放棄了污泥。
非法傾倒污泥案件多次上演,是罰的輕還是技術不到位?
去年生態環境部門在督查檢查中發現,中原環保水務登封有限公司下屬污水處理廠存在污泥處置存放不規范、污水出水水質指標超標情況,責令中原環保水務登封有限公司改正違法行為,并對中原環保水務登封有限公司進行行政處罰,罰款數額110萬元。
然而近日中原環保發布公告,轉讓中原環保鄭州污泥新材料科技公司,其經營范圍為市政污水污泥處理藥劑的生產銷售;市政污泥干化設備的銷售;污泥處理處置;節能環保裝備研發;功能性水處理材料研發;干化污泥銷售等。按道理來說,污泥新材料公司應該幫助中原環保解決污泥問題。那為什么中原環保會選擇放棄污泥處理這個子公司呢?是處理難度大還是不賺錢?
近日,如皋法院長江流域環境資源第二法庭跨域審結三起由傾倒污泥引發的污染環境關聯案件,污泥處置單位脪隴公司非法傾倒萬余噸污泥至農田被罰70萬,公司實際經營人元枚、生產廠長、業務員、駕駛員、下游直接實施傾倒污泥行為相關人員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九個月至六個月不等刑期,并處罰金。
6月5日,最高檢發布檢察機關服務保障碳達峰碳中和典型案例,山東青島市黃島區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經某生物質廠壓濾后運往熱電廠進行焚燒處理,進而實現無害化處置。后因污泥數量過大,熱電廠無法全部消化處置,該生物質廠又無污泥存儲場地,該廠經理劉某遂安排崔某某2個月內非法傾倒9000余噸,造成環境損害471.97萬元。
可以看出,大家在污泥治理上的思路沒有很多,但是“花樣治理”的心思倒是有很多。一方面體現出大家缺乏必要的處置設施設備和技術,抱有能埋多少埋多少,能倒多少倒多少的心理,另一方面是大家對污泥處理沒有繃著一根弦,簡單的罰錢已經沒用了。
隨意傾倒處置污泥,倒霉的終究是污水廠!
據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沒有處理過污泥,真不知道其難處。污泥問題之所以層出不窮,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有關部門對污泥無害化處置缺乏統籌、監管責任缺失,不作為、慢作為,任由非法處置污泥問題,在全國各地都長期存在且具有普遍性。
2、一些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是交給有資質的私人污泥處理廠去處理,但在污泥處置最后一關,污泥最終去向哪里,由于缺乏監管,無人知曉。
3、有時候污水廠找不到能夠處理或者合法填埋的下游單位,廠里裝不下又不能合法處理,再持續下去影響運行,最后污水廠就選擇自行處理。
4、為了節省資金,污水廠投資不到位,缺乏必要的處置設施設備,于是就能埋多少埋多少,以此來降低處置成本。
無論是上面的哪種原因,只要污泥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倒霉的終究是污水廠。畢竟近幾年環保督查通報的案例中不僅可以看到污泥的身影,看到的頻次還不低。這就導致污泥處理已經成為污水廠的心病,有時候這個心病還伴隨著大量的罰款和進局子。
近日,國家三部委印發《關于推進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其中提出推進污泥處理節能降碳,具體要求如下:
1)推廣低碳處理工藝。在污泥穩定化、無害化處置前提下,逐步壓減污泥填埋規模,積極采用資源化利用等替代處理方案。在確保運行參數穩定、配套高效污染治理設施前提下,可利用垃圾焚燒廠、火力發電廠、水泥窯等設施處理能力協同焚燒處置污泥,并將新增廢氣污染物納入排污許可管理。污泥單獨焚燒時,鼓勵干化和焚燒聯用,采用高效節能設備和余熱利用技術,提高污泥熱能利用效率。
2)加強能源資源回收利用。加強污泥沼氣回收利用,推廣沼氣熱電聯產。遵循“安全環保、穩妥可靠”的原則,積極采用好氧發酵、厭氧消化等工藝,回收利用污泥中氮磷等營養物質。積極推廣污泥土地利用,鼓勵在滿足相關標準和規范的前提下,將處理后的污泥作為肥料或土壤改良劑,用于國土綠化、荒漠改良、礦區修復等。推動污泥焚燒灰渣建材化和資源化利用。加大科普宣傳,消除認識誤區,暢通污泥資源化產品市場出路。
之前《環保水圈》還統計到廣西、湖南、陜西、河南、廣東、上海等地紛紛推進干化焚燒?,F在隨著《實施意見》發布,可見污泥處理節能降碳將成為新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