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污泥調理劑,助力污泥減量化應用案例
發布日期:2023-04-24 瀏覽次數:434
污泥減量化是實現污泥合理處置的前提,減量化就必須要進行深度脫水,添加污泥調理劑是一種簡單、直接、有效的方法,被廣泛應用于各類污泥脫水領域。
而現在很多污泥脫水處理單位仍然使用“石灰+鐵鹽”或PAM的常規藥劑來進行深度脫水,這些污泥調理劑無論在效果、處理成本還是環保方面,都很難達到要求。
一、常規污泥調理劑“石灰+鐵鹽”和PAM存在的問題
1、“石灰+鐵鹽”改性法處理污泥,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采用石灰作為污泥改性調理劑,調理后污泥及濾液為強堿性,易造成游離氨揮發,造成臭氣污染;
2)、石灰投加過程中會產生刺激性粉塵,造成了車間工人作業環境的惡化,石灰投加設備因天氣、濕度等變化,導致加藥管路堵塞,影響設備正常使用;
3)、采用石灰作為污泥改性調理劑,需要投加的量很大,大大增加了脫水后污泥的干物質總量,增加了后期污泥處置的成本;
4)、添加大量石灰會使處理后的污泥熱值降低,不利于后續污泥焚燒工藝;也不能用于污泥堆肥、建材利用等最終處置方式;
5)、鐵鹽嚴重腐蝕管路,增大了設備故障率,提高了設備維護成本;
6)、石灰和鐵鹽都是高腐蝕性物質,長期接觸,不利于工人的身體健康。
2、用PAM作為污泥調理劑,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溶解時間長,一般要60分鐘以上;
2)、粘度大,粘濾布嚴重,濾布清洗和更換頻繁,降低了效率,增加了運營成本;
3)、泥餅不能自然脫落,需要工人逐一去鏟,勞動量較大、效率低;
4)、調理后的污泥透水性差,泥餅含水率只能降到65%左右。
針對上述問題,我公司研發了新型污泥調理劑PAA系列產品。
二、新型污泥調理劑PAA作用機理
本產品為有機高分子聚合物。作用機理是主要起破壁作用,同時利用自身的電中和、吸附、架橋作用,通過釋放細胞內部水,排出毛細水、間隙水和結合水,克服污泥比阻、降低污泥粘性、改善污泥脫水性能、提高污泥處理效率,將脫水后的污泥含水率降到60%以下。
三、新型污泥調理劑PAA系列產品的特點
在各地不同污水廠和污泥處理單位的使用過程中,新型污泥調理劑PAA系列產品表現出如下特點:
1、只用一種產品,使用簡單、方便;
2、溶解時間短,一般20-30分鐘即可完全溶解;
3、用量少,一般每噸絕干市政污泥用量為4-6公斤;
4、反應速度快,污泥調理時間10-15分鐘;
5、調理后的污泥透水性好,進泥快、進泥量大,處理效率高;
6、泥餅不粘濾布,自動脫落率高;
7、脫水后的泥餅含水率降到60%以下;
8、不帶入干物質,不降低污泥熱值;
9、有一定除臭作用,尤其針對海鮮污泥能明顯降低其腥臭味;
10、中性、環保、無腐蝕性,對人畜無害,可滿足污泥后續各種處置方式;
11、處理成本低,一般每噸絕干市政污泥藥劑成本120-180元。
四、新型污泥調理劑PAA系列產品應用案例
1、進泥量大,處理效率高
1)、天津某污泥廠將80%左右的市政污泥稀釋后,添加新型污泥調理劑后,進泥量增加了20-30%,見圖1。
2)、河北某污水處理廠濃縮池污泥量大,需要快速脫水排泥。使用新型污泥調理劑后,同樣時間的進泥量從原來的55-60立方,增加到了75-80立方,泥餅厚度從原來的3-3.5cm,增加到了4.2-4.7cm,見圖2。
2、不粘濾布,自動脫落率高
河北某污水處理廠,使用新型污泥調理劑后,泥餅拉板即落,為了防止下方輸送帶堵塞,工人還需要用鏟子按住泥餅,防止它脫落太快。見圖3、圖4。
3、泥餅含水率低
深圳某污水處理站,濃縮池污泥含水率97%左右,使用板框壓濾機,壓榨壓力1.4MP,壓榨時間90分鐘,泥餅含水率降到54.27-61.35%。見圖5、圖6。
五、總結
新型污泥調理劑用量少、效率高、成本低、不粘濾布、壓濾后泥餅含水率低、中性環保,可完全替代“石灰+鐵鹽”或PAM等常規藥劑,真正實現污泥減量化。深度脫水后的污泥可用于堆肥、制磚或焚燒發電等,有利于后續污泥資源化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