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基礎知識講解
發布日期:2020-01-02 瀏覽次數:378
腐殖質的原料--土壤有機物,
能帶來六大效果。
一. 團粒構造的形成
土壤微生物能分解有機物。
在分解的過程中,
分解物會與粘土粒子結合,
形成單次結合團粒;
之后再與其它團粒結合,
形成二次結合團粒。
......
此過程不斷重復,
形成多次結合團粒。
這時的土壤就會變得柔軟,
作物的根也就能自由伸展。
土壤中的空隙也會變多,
空氣和水的流通變好,
因此也能成為,
兼具保水力和排水性的土壤。
土壤有機物能夠將單個土壤顆粒聚集(單次結合團粒), 接著繼續聚集(二次結合團粒), 因此土壤中的空隙變多,空氣和水更容易流動。
二. 增加土壤的緩沖效果
腐殖質和土壤有機物,
陽離子交換能力(CEC ) 很高。
因此能提升CEC,
也就是土壤的保肥力。
(參考:土壤基礎知識講座(八) 土壤的保肥力)
如此一來,
不但能增加,
土壤的電流緩沖能力,
保持pH值的穩定;
同時,
土壤蓄積肥料成分的能力,
也會增加,
提供根部穩定的養分。
土壤有機物除了可以調整pH值(氫離子濃度)之外,還能調節各種離子的濃度,提供植物根部濃度平均的養分。
三. 養分的供給與儲藏
有機物是土壤微生物生存的能量來源。
因此土壤中若富含有機物,
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也會變強。
有機物被分解之后,
會形成氮、磷酸等,
可讓作物吸收的元素形態,
將肥料成分提供給作物的根。
(參考:土壤基礎知識講座 (十五) 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地溫一旦升高,
作物的生長就會變得更旺盛,
同時微生物也會變得比較活潑。
這時會大量產生肥料成分,
提供作物生長所需要的養分。
(參考:土壤基礎知識講座 (十六) 微生物的生長環境)
此外,
微生物也具有儲藏養分的功能。
根無法吸收的過剩的肥料成分,
會由微生物吸收,
并成為菌體儲藏起來;
待微生物死亡后,
便會分解,
提供給作物。
土壤有機物是土壤微生物的食物。
四. 促進磷的吸收
用于施肥的磷酸,
會與土壤中的鋁、鐵,
等物質緊密結合,
轉換成作物的根,
無法吸收的形態。
這就是,
土壤的磷酸固定作用。
在火山灰土壤中,
作用特別明顯。
但是,
土壤中若有堆肥等有機物,
腐殖質、有機物、糖類等,
便會與鋁、鐵等結合,
讓磷酸維持,
作物可吸收的狀態;
這就是有機物帶來的,
磷酸肥料有效化。
堆肥中的有機物會把固定磷的元素強制抽出,使磷酸有效化。
五. 微量元素的供給源
實行連作時,
作物經常會缺乏,
硼等微量元素。
堆肥等有機物,
含有微量元素,
因可以提供給作物吸收。
另外,
腐殖質中的黃腐酸,
還能溶出土壤礦物中,
的微量元素。
水溶性有機物可以將微量元素從巖石和礦物中溶出,視需要供給植物;同時蓄積從有機物得到的微量元素。
六. 保熱功能
腐殖質呈深色,
能吸收太陽能。
可幫助地溫上升,
促進作物生長。
腐殖質呈深色,可以吸收太陽熱能,提高土壤溫度。
七. 其它功能
有機物所含的腐殖酸、有機酸,
以及維生素、生長素等荷爾蒙,
有促進作物生長的效果。
若是在設施栽培等密閉空間,
有機物在土壤中分解后,
產生的二氧化碳,
亦有助于作物進行同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