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
發布日期:2019-12-27 瀏覽次數:349
水處理之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一種污水的好氧生物處理法,由英國的克拉克(Clark)和蓋奇(Gage)約在1913年于曼徹斯特的勞倫斯污水試驗站發明并應用。如今,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改良工藝是處理城市污水最廣泛使用的方法。它能從污水中去除溶解性的和膠體狀態的可生化有機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懸浮固體和其他一些物質,同時也能去除一部分磷素和氮素,是廢水生物處理懸浮在水中的微生物(micro-organism)的各種方法的統稱。
好氧懸浮生長生物處理工藝主要有:活性污泥法;曝氣氧化塘;好氧消化法;高負荷氧化塘。
活性污泥法是一種廢水生物處理技術,是以活性污泥為主體的廢水生物處理的主要方法。這種技術將廢水與活性污泥(微生物)混合攪拌并曝氣,使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分解,生物固體隨后從已處理廢水中分離,并可根據需要將部分回流到曝氣池中。活性污泥法是向廢水中連續通入空氣,經一定時間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狀絮凝物。其上棲息著以菌膠團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強的吸附與氧化有機物的能力。
活性污泥法是污水生物處理的一種方法。該法是在人工充氧條件下,對污水和各種微生物群體進行連續混合培養,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然后使污泥與水分離,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氣池,多余部分則排出活性污泥系統。
影響活性污泥過程工作效率(處理效率和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是處理方法的選擇與曝氣池和沉淀池的設計及運行。
活性污泥法的凈化過程與機理
活性污泥去除水中有機物,主要經歷三個階段:
(1)吸附階段:污水與活性污泥接觸后的很短時間內,水中有機物(BOD)迅速降低,這主要是吸附作用引起的。
(2)氧化階段:在有氧的條件下,微生物將一部分吸附階段吸附的有機物氧化分解獲得能量,另一部分則合成新的細胞。
(3)絮凝體形成與凝聚沉淀階段:氧化階段合成的菌體有機體絮凝形成絮凝體,通過重力沉淀從水中分離出來,使水得到凈化。